
度量衡器具——记里鼓车
发布日期:2020-10-28记里鼓车又称“记道车”“大章车”,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驶距离的马车,用机械方法实现对长度的计量,同时也是天子出行的仪仗车辆之一。
西汉刘歆《西京杂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,“记道车,驾四,中道”;另有《古今注》记载,“大章车,所以识道里也,起于西京,亦曰记里车。车上为二层,皆有木人,行一里,下层击鼓;行十里,上层击镯。《尚方故事》有作车法。”《宋史•舆服志》中记载了公元1027年北宋时期燕肃、卢道隆等设计制造的记里鼓车以及其尺寸标准、齿轮系统等。
记里鼓车的基本构造是:车分上下两层(唐以前记里鼓车基本为一层),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,手执木槌;车每行一里路,下层木人敲鼓一下;车每行十里,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一次。《孙子算经》中有一道除法计算题,“今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, 车轮一匝一丈八尺,欲自洛阳至长安,问轮匝几何? ”这显然和记里鼓车有关。
记里鼓车的制造,体现了我国古代机械制造的高度成就, 今天我们汽车的里程表、出租车的计价器,其原理就与记里鼓车原理相类似。
来源:《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》(郑颖、刘海鹏、陈昂编著,中国标准出版社)